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探索开放式教育,培养高质量法治人才
发布日期:2025-11-12
浏览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皇冠博彩app 校教育培养机制”。培养高质量法治人才,既需要理论沃土的滋养,也需要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去淬炼。
为探索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的融合路径,11月9日,皇冠博彩app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富成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围绕“雄安新区公共服务京雄同城化法治保障研究”“公共卫生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规立法调研”和“知名法律数据库垂类法律人工智能研发项目”等实践项目,开展开放式的研究生教育活动,旨在促进硕士研究生结合项目实践总结提升,发现理论创新颗粒,分享自身收获以及可助益日常学习研究的思考。


在雄安新区公共服务京雄同城化法治保障研究过程中,项目团队结合学习政策文件和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逐步认识到雄安新区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面临的公共服务形势和问题,对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公共服务京雄同城化,为包括我校在内的各类疏解单位提供优质疏解服务,既有了明确的方向感,也有了置身事内的责任感。
通过推进开放式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结合实践项目,在高质量调研中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找准理论的创新点和推动实践的切入点。项目团队注重让学生走在前面,与实践一线的同志面对面沟通,聚焦痛点堵点开展研讨式调研,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拓展学习,在习以为常的实践做法基础上提炼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样本。在公共卫生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规立法调研项目中,项目团队暑期调研行程约12000公里,团队成员对一个高度专业的公共卫生领域从一无所知到渐有所知,从只看到一个条文、一个问题到看见一个垂直工作系统、整个公共卫生体系,深刻理解了平衡疫情防控与权益保护等立法需要处理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百余条有针对性的立法草案完善建议。
实践项目团队注重吸收自身法治素养和能力成长的养分。在知名法律数据库垂类法律人工智能研发项目过程中,研究生学术团队联合律师事务所专业团队,组建复合型项目团队,采取“律师+学生、1+1”协作模式,聚焦法律实务场景,自主设计问题、提供专业答案、多轮精细打分,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生成结果。参研学生增强了团队协作、案例研习、问题导向型文书撰写与检索等实务能力,直观体会到垂类人工智能仍需结合扎实的实务经验、真实的价值理念,方能发挥最大价值。

上一条: 我院法律系教师曾雄应邀为北京市检三分院作反垄断公益诉讼专题讲座
下一条: